快乐知识窗广播稿
快乐知识窗广播稿[1]
高尔基曾说过: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”没错,是书让我们进步,让我们收获了很多。
从一年级开始,我经常沉浸在书的世界里。
学识渊博的字典爷爷让我读懂了字音;能言善辩的作文姐姐让我学会了怎么写作文;调皮可爱的童话弟弟让我进入了幻想的世界……平时看书,有时我会突然哈哈大笑;有时我会忧心忡忡;有是我还会热泪盈眶。
一年级时,有一次老师发了语文报,全班都像过年一样,匆匆忙忙,高高兴兴,那些文字对我来说,就像一道美味的菜,等待我去品尝它,我连忙站队准备回家。
回家的路上,我兴高采烈,终于没忍住,打开了语文报,走进了书的世界,一边走一边看。
没想到,我却“乐极生悲”,走着走着就撞上了一个东西,痛得我连忙抬头看,这时,旁边的同学也忍不住笑了,我才发现,原来我只顾看报,没看路,撞上了一根粗壮的树干,怪不得这么痛呢,我也只好捂着头,慢慢回家了。
书,它帮我打开知识的大门,让我在里面尽情玩耍;书,就像是一个宝箱,里面装满了财富,他也是我的知识窗,带给了我无穷的'快乐。
快乐知识窗广播稿[2]
1979年,22岁的铁凝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,在一家杂志做小说编辑,业余也写小说。
一次,铁凝有事去天津,行前作家韩映山叮咛她带封信给孙犁先生。
铁凝有些为难,因为,她听人说起过,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,人很严厉,少言寡语,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都不敢乱叫。
韩映山看出了铁凝的为难,指着他家镜框里孙犁的照片说:“孙犁同志……你一见面就知道了。”
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,铁凝走进了孙犁先生的“高墙大院”。
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,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,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。
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、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,稍显平整的一块地,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。
那天黄豆刚刚收过,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。
当铁凝看到他的侧面,已猜出那是谁。
看见来人,老人站起来,把手里的黄豆亮给铁凝和同行的出版社编辑看,微笑着说:“别人收了豆子,剩下几粒不要了。我捡起来,可以给花施肥。丢了怪可惜的。”就这样一句话,一下子拉近了铁凝和眼前这位“大家”的心理距离。
随后,两人相谈甚欢。
三十年后,已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铁凝在《怀念孙犁先生》中写到:“他一直淡薄名利,自寻寂寞,深居简出,粗茶淡饭,或者还给人以孤傲的印象。
但在我的感觉里,或许他的孤傲与谦逊是并存的,如同他文章的清新秀丽与突然的冷峻睿智并存。
在他‘孤傲’的背后始终埋藏着一个大家真正的谦逊。
没有这份谦逊,他又怎能甘用一生的时间来苛刻地磨砺他所有的篇章呢。”
著名作家贾平凹也曾深情回忆起自己和孙犁的“一面之缘”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贾平凹到天津去领一个文学奖,出版社的人领着他去了孙犁的“高墙大院”,见了孙犁。
之前,贾平凹也听人说过孙犁“性格孤傲、不好相处”。
谁知,见面后,被贾平凹视若神明的孙老平易近人、没有任何架子,和蔼地和“文学后辈”贾平凹交流,并请贾平凹在自家吃了一顿那时一般只有过年才吃的大肉饺子。
这个过程中,令贾平凹惊讶的是,孙犁的房子里没有什么家具和摆设,很简陋。
“文学大家,咋能住在这样空旷的老房子里?”,这个疑问从头至终盘旋在贾平凹的脑海。
一晃三十年过去了,贾平凹也从“三十而立”的毛头小伙步入了所谓的“花甲之年”,恰好是当年去见孙犁时对方的年龄。
再想起那座老房子,贾平凹理解孙犁的“高墙大院”,能真切体会到当年孙犁的生活状态:“当一个人从事了写作,又有了理想,他是宁静的,宁静致远。
而宁静惯了,就不喜欢了热闹和应酬,物质的东西也都是累赘了。
他浸淫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,别人便可能看作是孤僻,在他自己眼里,却是心灵的自在。”
是的,孙犁不喜欢应酬和热闹,一直不喜欢。
1975年11月,孙犁被安排出国访问,这本是好多人趋之若鹜的“美差”,但孙犁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。
有人问他为什么,他说自己不会打领带。
这个答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,后来孙犁说,有人觉得去热闹的地方是一种快乐,而他不觉得。
那孙犁的快乐是什么呢?那就是呆在自己的“老房子”里,用文字、用生活来装扮心灵。
在孙犁的《书衣文录》里,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:“1975年,11月16日上午,冬日透窗,光明在案。裁纸装书,甚适。” 这就是孙犁的快乐:在冬日的上午,暖阳照在书桌上,没有人打扰,时间全归他所有,裁纸、装书、读书、思考,清茶入口,清欢在心。
一个内心澄明通透的人,就算住在一个光线幽暗的“老房子”里,他的内心依旧海阔天空、风轻云淡。